中广网北京10月6日消息(记者 柴华) 据中国之声《央广新闻》报道,冬虫夏草有“软黄金”之誉,今年以来其身价一路飙升,在中秋、国庆期间更是创下历史新高。不过,近乎畸形的高价格背后,却隐藏着囤货、炒作、造假等虫草市场的乱象,而由此引发的高原生态危机则更为令人忧虑。
冬虫夏草是一种体内有寄生真菌的虫草蝙蝠蛾幼虫,主要分布在海拔3500至5000米的青藏高原地区,因为其地势的偏僻和药用的作用,所以显得更为珍贵。使得其珍贵还有另一个原因,就是虫草养殖一直突破不了技术瓶颈,野生虫草却在以更快的速度减少。西藏农牧厅提供数据显示,今年西藏各虫草产地都不同程度出现了减产,有的地方只有去年一半的产量。
可是,产量少了,需求却不见减少,有批发商接受采访时表示,目前每斤数量为900条左右的虫草,价格达到11万至12万元,总体上比去年又上涨1万元,是2003年的10倍左右。
青海省社科院副院长孙发平表示,更有一些不法商人通过囤货、炒作、造假等手段牟取暴利,使得虫草市场乱象丛生。比如记者了解到,为了增加虫草重量,一些经销商轻则掺水,重则添加铁丝、金属粉,更有甚者直接对虫草注水银。在最近的拉萨市场上,还发现用面粉制成的假虫草。
这几年,青、藏、甘等省区已经采取了“外禁内限”等措施规范采挖行为,缓解生态破坏,取得了一定效果,但“包山行为”开始凸显出来。就是受经济利益驱使,个别老板承包草山后,不控制采挖人数、管理无序,对植被破坏非常大。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晖认为,选择一定产区建立虫草自然保护区,尽快实行“休牧”制度。此外,加大科研力度,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机制,迫在眉睫。
(原标题:国庆期间冬虫夏草身价创新高:900条虫草卖12万元)